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诗歌赏析 > 新诗赏析

余光中《乡愁》赏析

2016-08-01吴思敬汉语新诗名篇鉴赏辞典4491
内容摘要:余光中(1928-)祖籍福建永春县,生于江苏南京。现任台湾中山大学荣誉讲座。著有诗集《舟子的悲歌》、《白玉苦瓜》等多种。
乡愁
 
小时候
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
我在这头
母亲在那头
 
长大后
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
我在这头
新娘在那头
 
后来啊
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
我在外头
母亲在里头
 
而现在
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
我在这头
大陆在那头
1972年1月21日
 
(选自《余光中自选集》天津百花出版社2005年版)
 
  【赏析

  余光中生于大陆,长于大陆,后来去台,但他深深眷恋着祖国大陆,他曾在《五陵少年》一诗中写道:“我的怒中有燧人氏,泪中有大禹/我的耳中有逐鹿的鼓声/…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支流”。他还说过,中国大陆是“所有母亲的母亲”,“所有父亲的父亲”,“所有祖先的摇篮”。诗人眷恋大陆、思念故乡情结之浓重,是可以想见的。但是就《乡愁》一诗的写作而言,光是有一股强烈的思乡情绪还不足以成就一首好诗,重要的是把这种情思转化为意象,这才是对一个诗人创造能力的检验。余光中无疑是位有才华、有独创性的诗人,他处理起这样的题材举重若轻。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与提炼出“邮票”、“船票”、“坟墓”、“海峡”这样四个中心意象,构成《乡愁》一诗的骨架。

  头两个小节,用来自生活的“小小的邮票”、“窄窄的船票”作为“乡愁”的表征。由于背井离乡,只能用贴着邮票的书信沟通信息;由于隔山隔水,难得有买船票相聚的机会。这里的邮票与船票暗示了空间的阻隔。第三小节的坟墓代表着死亡。死亡是生命活动最具有深刻意义的时刻,经得起死亡检验的东西,才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。把“乡愁”比成坟墓,足以表明乡愁之强烈,有一种永诀般的震撼人心。最后一节是点睛之笔。造成乡愁难解的最根本的原因,是海峡把祖国分成两个世界,这种政治上的人为的阻隔,比千山万水的阻隔还要难于逾越。妙处又在于,面对这种难于逾越的巨大阻隔,诗人却用了“一湾浅浅的海峡”轻轻带过,这是我国古代思乡诗的典型的含而不露、哀而不怨的风格,在有意淡化的意象描绘中蕴含着深郁的情愫,在平静的叙述背后涌动着诗人的心潮。

  “邮票”、“船票”、“坟墓”、“海峡”,这四个意象本是各自独立,互不相关的,诗人又是如何把它们组织到一起的呢?以时间为序,把最能体现每一时间段诗人情绪的中心意象凸现出来,是《乡愁》一诗意象组合的基本手法。一般说来,诗人情感的触发,很大程度上,是来自回顾人生历程时升华起的时间意识。而身为游子的诗人对于时间尤其具有特殊的敏感。就《乡愁》这首诗而言,诗人是遵循自然的时序而组织意象的。具体说,就是按照“小时候”、“长大后”、“后来”、“现在”这样一个人生成长的自然顺序展开的。这种时间的展开方式,由于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脉络与现实的时序相一致,因而时间线索清晰,写来朴实、真切,并易于为读者接受。

  复沓的巧妙运用,是这首诗的意象组合的又一手法。复沓是我国古代诗歌,特别是民歌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和表情手段。《诗经》中的不少诗篇节与节之间结构相似,词语上也不过只有两三个字的变化,但是通过反复咏叹,可以获得意义的集中以及节奏的美感。《乡愁》一诗,全诗共四节,以时间为序,每一节安排一个中心意象,时间词与中心意象固然不同,但是每节都运用“乡愁是……”与“我在这头”、“……在那头”的句式,再加上“一枚小小的……”、“一张窄窄的……”、“一方矮矮的……”、“一湾浅浅的……”这结构相同的数量词及叠词在同一位置的复现,这便构成了节与节之间的对称与均齐。这种复沓式的结构方式,有助于渲染一种浓烈的气氛,造成意义的集中,强化诗人所要着力宣泄的情感。此外复沓还可以加强节奏的美感,使音韵更为和谐。从起源来说,诗与乐、舞有着天然的联系。复沓便是诗应和着乐、舞回旋往复的节奏的一种形式。复沓借助于结构相同和若干不变的词语,把全诗组织为一个整体,其相同及相近的音调造成的声音的回环,给读者一种圆转自如的声音上的美感。《乡愁》一诗,之所以能被谱上曲,广泛传唱,这也是个重要原因。

  一首好诗,一要有真挚的情感,二要有鲜明的意象,三要有优美的韵律。这几点,《乡愁》都具备了,所以它才成为在海峡两岸被广泛传诵的名篇。

标签:新诗  赏析  余光中  
   相关评论
Copyright © 2002-2022 情诗网 Qingshi.Net